【中青在线】明理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创新

发布者: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0-12-09浏览次数:11

一、案例背景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所谓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培育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这正是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所要实现和达到的育人实效。为切实贯彻“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原则,深入开展学生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于2009年3月成立明理学院。作为学校独立设置的教学与管理机构,明理学院多年来致力于整合全校的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资源,不断深化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以“明法理、明德理、明情理、明学理、明事理”为目标,面向全院学生开展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教学及实践活动,着力于培育“守法纪、懂做人、会生活、爱学习、能做事”的优质学子。 

二、主要做法

   (一)设置专门的育人中心,深化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教学机构的育人功能

明理学院下设“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学习生活指导中心、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三个育人机构,指导中心既承担发挥教研室职能,成为明理课程教学的机构,又突出中心的研究教育功能,成为学生思政与素质教育工作以及学生成长指导的机构。

   (二)改革思政工作和素质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1.推进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突显时代精神和校本特色。明理学院面向全校一年级学生,开设《明理人生通论》《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三门必修课,开设《大学生诚信文化理论与实践》《金生幸福课》两门选修课。基于当代中国大学生和财经商贸类学子的培养实际和特点,加大课程内容的职教化、本土化和校本化改革力度,更多采用本土化典型人物和故事,更多引入职业教育及学校师生、校友的典型案例,使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课程更多汲取中华文化、时代精神、职业特色和金融特色的养分,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文化的积淀,为形成系列化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开发的成果奠定了基础;针对大一新生和学院财经商贸类专业特点,在《明理人生通论》课程中增加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时间管理、生命教育等内容,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结合我校学生毕业就业职业特点和岗位特点,将“135791”计划(一年熟练岗位、三年成为骨干、五年成为主管、七年实现发展、九年成就事业,一生平安幸福)的理念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突出校本化,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2.推进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提高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推动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转变传统授课模式,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着力提高课程教学的学生参与度;加强课堂考勤、手机的管理与使用等课堂纪律,推进课堂礼仪,组织开展课前“我谈明理”,设计“8秒正能量、明理微视频”课外作业等,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不断深化思政和素质教育教学工作;不断丰富思政和素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推动微课、视频公开课的不断更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形成了一批课程教学改革成果;以“职业生涯指导”课程为切入点,推动课程的课赛融合,将省、校、二级学院三级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纳入课程的重要教学与考核内容。

3.推进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课程教材内容改革,使教材对学生的指导意义更强。自2009年开始,随着形势的发展,明理学院基于实际,先后更新改编出版了四套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系列教材,使得教材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贴近职业教育实际,可读性和指导意义更强。

(三)推动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一二三课堂融通,做到“教学做”合一

在日常的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中,明理学院不断加强学生第二、第三课堂对于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实践的活动载体支撑作用,促进了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的一二三课堂融合,真正做到了“教学做合一”,使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的时空得到有效延伸,进一步提高了育人的实效;在完善“1+1+X”的课程教学动态考核的同时,探索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的前置,做好学生入学前的指导工作,同时丰富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实践的内容和方式,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千名学生访万名校友”活动列为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实践主要考核内容和学生素质养成学分必修模块,并积极探索开展课程与讲座相融合、课程与主题团日(班会)活动相融合、课程与竞赛相融合等多样化的实践教育形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了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的吸引力,推动了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生活化,形成了一批教育实践成果,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

(四)积极拓展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课程课外实践基地建设,延伸实践教学空间

为把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知识锤炼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深入社会、服务社会、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提高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明理学院在充分研究和把握学生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特点的基础上,设立了素质教育实践基地5个,设立学生公益和志愿服务基地5个。

   (五)全方位互动,整合了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的课程师资及经费资源

    1.教师资源

    在学生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的教学与实践中,明理学院整合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学生处、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书记、团委、全校辅导员、班主任等与学生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工作相关的教师资源,统一协调全校学生的思政和素质教育工作。每学期开学之初即召开院务会议,统一确立本学期教育的目标、任务,安排各部门及相关教育工作者应承担的具体责任,学期中间则根据实际需要召开院务委员会。在目标统一和工作紧密协作的基础上全体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工作者群策群力形成了教育的合力。

    2.经费资源

为了更好地满足开展各项学生思政和素质教育工作的需要,学校每年都会划拨用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拓展竞赛培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政与第二课堂、大型活动、学生社团建设、学生骨干培养等方面的专项经费,确保了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高效开展。尤其是2013年以来,学院每年投入100万专项经费,专门用于素质类的品牌项目培育。

三、创新之处

    重视学生品德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怀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是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体现了高等学校的育人规律要求。明理学院从目前在校大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探索改革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课程教学,不仅符合教育规律,而且彰显了高职院校的使命是培养“人”,而不是“工具”。

   (一)首创高职院校学生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的新机制

    设置独立的校级学生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的教学、管理机构——明理学院,这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是首创。明理学院由学院党委书记担任院务委员会主任,整合全校力量重点加强一年级学生的思政素质教育,这在全国高职院校中也是第一个。开设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课程门类、课时数量和经费投入在全国高职院校中也是少有的。

   (二)确立了学生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

    明确提出了“明法理、明德理、明情理、明学理、明事理”的学生素质教育目标,切实体现了“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原则。

   (三)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体系

    一方面构建了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必修课、公共基础选修课等课程教学,使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的理念走进学生心田,进入学生头脑,真正提高了育人效果。另一方面构建了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的实践体系,通过开展多层次的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活动,组织诸如青年志愿者、文明礼貌讲座、感恩主题活动等,注重践行思政素质教育理念的实践转化,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积极倡导行为文明养成和道德修养提升。

四、取得的成效

(一)多年探索,形成了思政工作和素质教育系列教学、研究与育人成果

1.教学成果:

   (1)“基于‘明理学院’平台的高职学生素质提升模式研究与实践”荣获浙江省2014年度教学成果评选二等奖;

   (2)“基于‘明理学院’平台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模式创新与实践”荣获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届全国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3)“基于‘明理学院’平台的高职学生素质提升模式构建”获2009年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立项;

   (4)“基于立德树人视角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荣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2017年度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优秀案例评选二等奖。

2.研究成果:

近五年来,明理学院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立项2项,获得厅局级课题立项7项。公开出版专著7部,在《中国高教研究》、《中国高等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核心刊物发表素质教育类论文30余篇。

3.教材成果:

近五年来,编写出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诚信文化理论与实践》、《明理人生通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材6部。

4.育人项目成果:

   “高职学生明理教育的模式创新与实践”荣获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首届育人成果一等奖;“基于‘明理学院’平台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创新”分别于2016年5月、6月先后获得2016年全国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精品项目一等奖、2016全国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优秀案例特等奖。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单位,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2018年荣获2015-2018年度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9年入选浙江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重点支持高校“心理育人”项目。

(二)受益学生面不断扩大

自明理学院自成立以来,通过明理学院教育和考核合格的学生已累计近3万人,其影响辐射的学生已达到5万人。学生的文明素质逐年提升,目前,学生政治素养普遍较高,良好的行为习惯已逐渐养成,优良的学风已逐渐形成。

(三)学生教育质量和各方满意度不断提高

根据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对学院毕业生的连续多年调查报告显示,学院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学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5%左右,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0-12/09/node_9.htm